嶷的意思

弄清查询 > 新华字典 > 嶷字的意思

【拼音】 【注音】一ˊ

【部首】山部 【部外笔画】14画 【总笔画】17画

【五笔】MXTH 【仓颉】UPKO 【郑码】LLXI 【四角】22881 【电码】1544 【区码】6558 【统一码】5DB7

【规范编号】6240【汉字结构】上下结构

【五行属性】属土 【异字体】 𡷪

字形结构

汉字部件:山匕矢乛丶疋

首尾分解:山疑(shanyi)

汉字组成:山字旁加一个疑

汉字笔顺:

汉字读写:竖、竖折/竖弯、竖、撇、竖弯钩、撇、横、横、撇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、撇、捺

嶷编码/UNICODE

嶷字UNICODE编码:U+5DB7

嶷字二进制: 0101110110110111

嶷字十进制: 23991

嶷字HEX编码:E5B6B7

嶷字UTF-8编码: E5 B6 B7

基本字义

yí(一ˊ)

(一)、〔九嶷〕山名,在湖南省。相传是舜安葬的地方;又指九嶷山之神,如:“嶷嶷缤兮并迎。”。亦作“九疑”。

基本词义

〈形〉

(一)、 幼小聪慧 [young and bright]

诞实匍匐,克岐克嶷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

幼儿明嶷。——《南史·宋江夏王义恭传》

(二)、 又如:嶷嶷(幼小聪慧的样子);嶷然(形容年幼聪慧)

(三)、 高尚;杰出 [outstanding]

其德嶷嶷。——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

(四)、 又如:嶷如(卓异的样子);嶷然(嶷尔。卓异的样子;端庄的样子);嶷嶷(道德高尚的样子)

(五)、 高耸 [towering]

世目周侯“嶷如断山”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

(六)、 又如:嶷岌(高的样子);嶷嶷(高耸的样子)

(七)、 另见 yí

康熙字典

嶷【 寅集中 】【 山部 】康熙筆画: 17画 部外筆画: 14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語其切《韻會》疑其切,𠀤音宜。《說文》九嶷山,舜所葬,在零陵營道。從山疑聲。《元結·九嶷山記》山方二千餘里,四州各近一隅,世稱九峰相似,望而疑之,謂之九嶷。通作疑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祀虞舜於九疑。

《屈原·離騷》九疑𦆯其竝迎。

《玉篇》魚力切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鄂力切,𠀤音逆。《說文》小兒有知也。本作㘈。今文作嶷。《詩·大雅》克岐克嶷。《箋》嶷,識也,其貌嶷嶷然,有所識別也。

《史記·帝嚳紀》其色郁郁,其徳嶷嶷。《註》徳高也。《集韻》或作懝。

方言

⊙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 ngi2 [客英字典] ngi2 [海陆丰腔] ngi2 [梅县腔] ngi2 [客语拼音字汇] ngi2

⊙ 粤语:ji4 jik6

⊙ 潮州话:ghi5

网络释义

嶷,nì,幼小聪慧,出自幼儿明嶷,《南史·宋江夏王义恭传》。又做山名,音yí,在湖南省。相传是舜安葬的地方;又指九嶷山之神,出自九嶷缤兮并迎,灵之来兮如云。――屈原《九歌·湘夫人》。

英文翻译

a range of mountains in Hunan province

说文解字/注解说明

嶷【 卷九 】【 山部 】

九嶷山,舜所葬,在零陵營道。从山疑聲。語其切

(嶷)九嶷山也。舜所葬。海內經。南方蒼梧之丘。蒼梧之淵。其中有九嶷山。舜之所葬。在長沙零陵畍中。郭云。山今在零陵營道縣南。其山九溪皆相似。故云九疑。古者總名其地爲蒼梧也。在零陵營道。山在今湖南永州府寧遠縣南六十里、桂陽州藍山縣西南五十里。从山。疑聲。語其切。一部。按諸書多作九疑。惟山海經作嶷。音疑。而郭注亦作九疑。

音韵参考

[ 上古音 ]:职部疑母,ngi?k
[ 广 韵 ]:語其切,上平7之,yí,止開三平之疑
[ 平水韵 ]:上平四支·入声十三职
[ 国 语 ]:yí,nì
[ 粤 语 ]:ji4

新华字典为您提供嶷的意思,嶷是什么意思,嶷怎么读,嶷字拼音,嶷字读音,嶷字笔画,嶷念什么,部首为山部,嶷字的释义,嶷注音,嶷的五行属性,嶷的吉凶寓意,嶷的字形结构,嶷的五笔,嶷的异体字,嶷的部首笔画,嶷的康熙字典,嶷的说文解字,嶷的笔顺,嶷字的解释,嶷拼音,山字旁加一个疑读什么等嶷字的详细释义。
弄清查询(nqcx.com) - 免费实用便民查询工具大全网
back_img
功能直达
热门应用
实用工具

热门查询 弄清查询为您提供新华字典,汉语词典查询